Loading
這次三天兩夜大霸連峰的行程,因為有搭伙和租睡袋,所以COULEE 40公升的容量相當綽綽有餘。綜合我這三天的體驗,COULEE 40真的是一顆很棒的背包。40升容量,再加上兩個彈性外袋和水壺袋,可延伸的空間非常大。對於剛開始踏入戶外活動不久的我,或是有同伴一同分擔裝備的短天數行程,其實已經相當足夠。最後打包完秤重(含水)是9公斤。背包實際背起來的感覺並不會太沉重,穩定性也很好。雖然在店面試背的時候,門市人員有提到,因為這款包的腰帶尺寸分得沒那麼細,即使拉到最緊對我來說還是有一點點寬鬆。但實際使用並沒有造成我太大的困擾,我仍然有感覺重量是正確地被分配到我的髂骨和臀部上方。 三天的行程下來,最讓我驚豔的是厚實的腰帶。真的負重上山以後發現,這個腰帶真的非常舒服!我的體型非常瘦小(BMI大約16),我的髂骨前上棘基本上就是皮膚組織覆蓋著骨頭而已,所以每次背登山包都會破皮瘀青。好的話背到第二天就會開始疼痛難耐,糟的話可能第一天下半天就開始不舒服。我之前甚至嘗試過在髂骨貼水泡貼或是在身體和背包之間放上一片泡棉軟墊,都還是會疼痛受傷。COULEE 40在我背著和平常一樣甚至更重的重量之下,到第三天的下半天才開始覺得有一點點不適,而且這個不適是稍微重新調整一下腰帶就會改善的。回家以後檢視了我的髂骨,除了正常負重都會有一點點的泛紅以外,沒有任何受傷!這一點我真的超級感動!在走完漫長的林道後,我在馬達拉溪登山口第一次打開我的背包。不論是拿出我因為怕被曬壞而刻意藏在一大堆雜物中間的午餐,還是從背包最下層拿出我的登山鞋,都很容易。COULEE 40的三向拉鍊真的讓打包或是找東西變得很輕鬆。只要拉開拉鍊,背包裡的物品就一目瞭然,拿取與收納都得心應手!讓我快速解決吃午餐、換鞋子還順便把羊毛內層的褲子也換下來。時間尚早,索性把鞋子脫了在加利山頂睡個午覺!(可以在山上睡午覺,是爬山最幸福的時刻,不過時間可要抓好啊~)第二天要帶著爐具、鍋具、食物一整天。決定由我的夥伴背攻頂包,我則繼續背著COULEE 40進行第二天的行程。之前也有嘗試過背大包當攻頂包,但是數次嘗試後,發現我不喜歡這樣的感覺;沒有攻頂包輕便,且包體大會覺得活動被限制住了。這一次我選擇使用COULEE 40當作我的攻頂包,一整天下來感覺是很好的!它有大背包的優點:■腰帶上的口袋和側面水壺袋東西取用很方便,堪稱登山不求人。■外側的彈性布料外袋真的很方便:我把雨褲、遮陽帽、手套、頭巾、風雨衣都分別放在這兩個大大的外袋,讓調整衣物這件事變得方便許多!■包體的壓縮性很好,並不會有過於龐大影響活動性的問題。雖然空重跟攻頂包不能比,但良好的背負體驗,是會讓人願意背著登頂的! 另一個角度的大霸尖山,真的很像大酒桶!令人振奮的除了沿途壯麗的美景,還有在每一次的挑戰後都能感覺到自己的進步!這次的旅程讓我體會到了,在山上有照顧自己的能力只是一個入門的門檻,如果想讓自己能夠成為隊友的堅強後盾那我要進步的空間還很大。所以就讓我繼續大腦、體能訓練雙管齊下,往前邁進吧! 最後來總結這次試背的COULEE 40↓■腰帶上有兩個大大的口袋超級巨大的iPhone8 plus都可以順利放進去,拍照、看地圖都很方便。我在裡面裝滿滿滿的糖果和果凍!另一邊的口袋則裝了防曬乳、護唇膏、衛生紙......沿路會用的小物。這也是我使用過最方便的腰部口袋,大到還可以再放一個裝垃圾的夾鏈袋,對於登山活動來說使用真的非常順手。 ■舒適的腰帶我的體型非常瘦小,每次背登山包都會破皮瘀青,但它的腰帶超舒適,回家以後檢視了我的髂骨,沒有任何受傷,這一點我真的超級感動! ■頂袋設計很棒主層的空間非常足夠,我用ikea 6公升的夾鏈袋裝了半包的行動糧就直接整包放進頂袋裡,還可以挑選想吃的食物。主層前面還有另一個獨立小夾層,可以用來收納衛生紙、入園證、證件這類的小東西,分開收納就不用擔心拿行動糧的時候,其他東西掉出來沒發現而弄丟。 ■三向拉鍊讓打包或是找東西情變得很輕鬆只要拉開拉鍊,背包裡的物品就一目瞭然,拿取收納也都得心應手! 40公升的容量,在這次三天的行程中是還有多餘空間的。這樣的容量也很適合訓練自己的打包技巧,認真思考什麼是想要的而什麼又是真正需要的。 ▲以上節錄心得與照片皆來自 @gentle.muse.isis
兩天一夜、有協作幫忙的松蘿湖行程,COULEE 40的背包相當夠用!出發前兩天先到了ROCKLAND公館門市領取背包,在店員專業的介紹與細心地調整背包到適合背長後,就回家整理裝備!經典的三向拉鍊設計就跟傳說中的一樣帥! 不需要把東西全部拿出來就可以拿到最底部的東西,也方便在收拾行李時,確認內部是否有空間可以塞小物。 這次比較特別的是,使用蛋殼睡墊只能外掛。 原本店員建議將蛋殼睡墊側掛,但把壓縮織帶放到最大,還是無法將睡墊固定。隔天一早就要出發,來不及去買束物帶,手邊剛好有兩條之前買著備用的胸扣扣繩,利用底部兩端登山杖的掛點跟拉鍊底的掛環,終於成功固定扣繩綁上睡墊。我157公分,路上充滿泥濘且常常要以跨欄式行走,底部外掛睡墊在行走上多少有一點卡卡的,但整體而言還算是好走! 【背包主袋放入的物品】睡袋、充氣枕頭、毛帽、羽絨外套、爐頭瓦斯、餐碗、餐具、個人日用品、一套更換衣褲…等。背包裡有水袋專屬隔層,側邊有留水袋孔。肩帶上水袋吸管扣具是另一個很喜歡的小細節,吸管固定點是以彈性布設計好取用,不會卡到胸部。 背包上方有兩個頂袋,利用大網眼布當透氣隔層。大頂袋部分我放了自己的雨衣、雨褲、防雨背包套還有頭燈,以備下雨時能快速拿取。小頂袋放濕紙巾、衛生紙及簡單的藥品。杯子外掛在頂袋拉鍊旁的小掛環。 原本習慣另外再背隨身側背包裝手機、零食,這次的側腰的拉鍊小袋深得我心!一邊可以放手機隨時拍照,一邊可以放行動糧,好拿好收。隨身側背包後來就被我塞進包包最深層XD 超美的松蘿湖! 統整這一次使用COULEE 40的心得↓ ■背包正面有兩個耐磨布和彈性布拼接而成的口袋,意外的好收納!尤其對我這種非常需要零食的人來說,兩公斤的零食放入還綽綽有餘。背包兩側口袋則是彈性布,一邊放保溫瓶、一邊放露營椅;因為是彈性布,我覺得還可以塞更多東西~ ■負重系統我覺得很厲害,11公斤背了兩天,肩膀完全沒有感覺負擔。肩帶是厚襯泡棉,背起來舒適;腰帶設計是可以拆卸的(但是這次沒有使用到這個功能)整體而言真的很喜歡這個背包!其實很緊張泥濘的松羅湖會把背包背得很髒,下山發現,背包其實非常好整理清潔。(小編補充:泥土沾到的地方,用清水+軟刷 刷洗後,放在陰涼處風乾就可以了,也可以使用電風扇加速背包風乾) ▲以上節錄心得與照片皆來自 @ccbb0000
這次試背期間,安排了品田池有與雪山東峰兩個行程。兩趟行程的負重都落在23公斤左右,卻沒有以往熟悉的沈重感。背部和腰帶,平整服貼地把重量分散到重點部位;改版後的背包框架更是替我省下不少力(不曾發生過以往背包晃動與重心不穩...的狀況),髖關節在下山後,罕見的沒有出現紅腫。Glacier讓我可以全然地專注於每一個步伐。另外,這顆背包最深得我心的設計...就是頂袋。頂袋採用強韌的YKK拉鍊和抗撕裂的500D Lite Plus CORDURA®讓我把每一寸空間都用好用滿。我背過的登山包不多,但Glacier的背負性和頂袋的設計,確實帶給了我不少震撼。另外,這顆背包最深得我心的設計就是頂袋。頂袋採用強韌的YKK拉鍊和抗撕裂的500D Lite Plus CORDURA® 讓我把每一寸空間都用好用滿。再簡單不過的設計,竟然可以放得下兩天的行動糧(四個麵包、一顆飯糰和一罐八寶粥)、一公升水壺、羽絨中層、雨衣雨褲和一大袋鹽糖。打包時自己對這樣的魔術大空間深感驚訝。至於為何要將一個好端端的頂袋塞這麼滿?因為它還是我的登頂包。把背板拆下與頂袋結合,就像是在替登山包動手術似的。雖然會花一些時間,但和它所提供的完美背負性相比,這五分鐘的麻煩根本不算什麼。因為它,我的登頂之路更加輕鬆愜意。 自己的腰比一般男生細,所以這次背的是女款的風暴藍。剛好這也是所有顏色中最深得我心的色調。淺淺的,卻不至於淺到容易弄髒 ;淡淡的,是不過於飽和又耐看的藍。背著它,行走在充滿雲霧的步道,有種淡泊平靜的氛圍,搭配著平穩的速度和呼吸,很適合。 ▲以上節錄心得與照片皆來自 @george2003 #登山背包 #心得 #使用心得 #推薦 #百岳 #健行
以下內容,來自七天六夜實際走過南二段的農友心得。 對比我自己舊版的GLACIER, 最有感的提升就是「肩帶、腰封泡棉厚度都增加許多」。 我自己會背單眼上山,平常都是用 Peak Design 掛在胸口,重達1.5kg的單眼重量會直接落在左肩上。以往都會左肩比右肩酸很多,這次走了七天確沒有明顯的感覺可見新版的肩帶確實能有效分擔肩部上的負重。再來是腰帶的部份,新款五點式腰封更可以符合各種身型的人使用!寬度厚度加大後,舒適度負重能力都有所升級,也不會有以往背久背包會往下滑的問題。 最後還有一些地方的設計也是蠻有感的改版,像是...水壺袋加大(差不多可以放一瓶2L寶特瓶)、腰扣改為省力腰扣(以往是中央往外拉,現在是兩側往中間拉)、背版增加刻度(方便轉換為攻頂包後可以馬上調整回原來的背長)......。▲照片與心得來自 @____6.9__ 謝謝你的分享!